中央集权亦或分权——从斡木齐•忽必分配的演变看蒙古游牧政权性质
主讲人:包呼和木其尔 副教授
时间:2024.11.7 15:30
地点:蒙学楼2楼大会议室
摘要:20世纪以来主导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结构功能主义看来,“非国家型”社会不具备政府及官僚等集权型政治机构,他们在多重分节的父系氏族集团之间的相互牵制下维持政治秩序。随着这一模式的广泛应用,北亚游牧民族社会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以亲属关系为组织原则的部落联盟,是典型的“非国家型社会”。对此David. Sneath对 “国家型”和“非国家型”社会之间传统的二分法提出质疑,并设想了一种“无首领的国家”(Headless State)模式来解释北亚游牧民族政权性质。他认为贵族权力和类似于国家的行政运作是内亚游牧社会的组织者,在草原游牧社会,国家权力是由掌权者之间横向的权力关系形成。换句话说,几乎所有国家权力都在地方一级运作,实际上独立于中央官僚机构。用“无首领国家”设想来解释北亚游牧政权的分权制特点似乎很贴切,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在某些特定时期可汗的权力会不断地增强,甚至会形成一种类似中央集权型的强大游牧政权。本次讲座试图以斡木齐•忽必分配的演变为线索展现蒙古游牧政权的分散与集中的力学。